店長呢|2024.10.29

一個月前推出「Look Front」新主題,曾製作互動遊戲邀請大家就喜愛的書封元素二選一。雖然美很主觀,但客觀上必須協調——不是像點心紙一樣選了左左右右左,就能揼出精美書封。

令所有元素和諧地構成美麗書封的角色,非編輯莫屬;而對書本最有審美要求的出版社,非「後話」莫屬。

文稿是書本的內涵,封面設計則是書本的衣妝,兩者缺一不可。越來越多出版社肯提高設計預算,但製作成本和書價難免隨之上升。「後話」兩位編輯阿詩、阿園提到,寧願書價托高,也不願剝削各位合作夥伴,文藝勞動終會磨蝕熱情。出名貴,但出名靚,都大把人覺得值呀。

1. 與作者協調

後話七年,前後已出版20本書,不少是新晉作家的「第一胎」。《流雲抄》作者李日康推介這次活動時提到,有些人認為首作過得去就好,不用太靚,言下之意可能是將重點放在文字上。但「後話」不這麼認為,遂構成他作品的完美肉身。正是第一本才要好好睇睇,不要讓作者怕了出書,要本人都喜歡、滿意書設計,記住第一次出書的悸動,更享受和落力推書。當然,設計美之餘要匹配本人的氣質,免生違和感,才會讓人記得作品出自其手。

2. 與設計師協調

出版班底每次不同,設計師未必了解作者與其作品風格,所以編輯的引導和決策舉足輕重。有些設計師會做足功課(讀完整本書或至少半本),對文字理解力又高,知道如何以圖像呈現作品意念。若做書過程培養出默契,便可發展成長期合作夥伴,像「後話」與Cacar Lee、SomethingMoon、Zac Choy都合作過不止一次,他們多少構成了後話出品的視覺形象。然而,設計到最終都要交由編輯下決定,始終他們是最了解作品的人,要夠膽採用新嘗試,同時拿捏成本效益和市場的接受程度。

3. 與讀者協調

「後話」常說,每次出版都似一場賭博。社會轉變得這麼快,誰可保證哪本書必定大賣呢?唯有先把握作品質素,做本自己也會被吸引的書,但求問心無愧。由是盡量以讀者角度出發,思考他們的需要。書是不折不扣的商品,被看見才有賣出的機會,先賣出才可談流芳百世。就算紙質、印工多好,如果厚重得令人卻步,也可算失敗(還可能令印廠拒絕送貨上門)。「後話」出品除了美,便是輕巧、精緻,方便帶出門讀,也有利收藏、送禮。

這次熟人分享,氣氛輕鬆自然,除了許多成功經驗,也有不少業界「鬼故事」(不停玩燈掣XD)。最後,阿園說道,編輯可以成就一本好書,也可毀了一本好書,掌握生殺大權,要慎選每一步;阿詩說道,常有人以為「後話」來自台灣,令她不甘,希望更多人認識香港的美感,認同不只台灣可以做出靚書,香港也可以。兩者均是對業界相當重要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