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活動情報】界限長期有好多活動,想報名或者租埸都可以過嚟呢邊!

【選書主題】最新一期 Look Front!睇吓邊隻書名字體嘅封面最靚~?

【六折!】界限換季六折清書(╯•̀ὤ•́)╯兩本免運費!文學/人文社科/財經科技——售完即止!

訂閲電子報~

每月兩次最新上架消息,唔怕錯過好書─=≡Σ((( つ•̀ω•́)つ

界限網誌

2024-09-22
〈讀《二十歲》:青春是最燦爛的平庸〉

店長呢|2024.09.22「二十歲」是個筆者看一眼就會融化的書名,因為那年二十是2019;小人物之於大時代,渴望在沙隙裡留痕,又知浪濤隨時拍岸將一切歸零,下秒只剩無力感。書的起首語是這樣的:「幸福是惡魔發明的神話,為了使我們絕望。」——古斯塔夫·福樓拜主角月青,與水吟、湯姆在系上戲劇公演認識。被時代推著走的他們,在青春追尋自由,然後迷惘、絕望。 水吟——無法擺脫束縛故事伊始傳出賴水吟的死訊。同學們句句尖言酸語訕笑,尤有魯迅小說的淡淡涼薄,側寫出:水吟生前似乎是不太討喜的女生,至少不被理解。她沒選上角色,轉而製作社會議題刊物,跟李芸生和她的男友走得很近,卻因無法好好處理彼此的關係,同時失去兩位好友。//水吟肅靜了很久,才開口,「她知道,我知道,我們將從此哀傷。這份哀傷已然造成,將成為我們對彼此的最後記憶。她與我都將帶著這份記憶活下去,直到我們各自不知在何處終老。而我,不僅同時失去了愛情以及友情,也遺失了我喜愛的那們自己。我喜歡那個跟他們在一起的自己,無憂無慮,對萬事充滿好奇,像快樂的精靈,總是拍著透明翅膀飛往明亮的地方。但我已經永遠失去她了。我剛剛看見他們在一起時,我才明白,那個發誓永遠不跟他們分開的我已經不在了。而我多麼思念那個純真無邪的我。從今以後,我學會了什麼叫遺憾。好痛,這裡好痛。」水吟掄拳重重捶向自己的心口。月青伸手去拉住水吟的手,不讓她繼續。//(p.48-49)她愛二人,卻更嚮往自由,最後一無所有,形成巨大的孤獨。(其他幾段自白也非常精彩)休學過後回校,她在社團被霸凌;出事之前,還說想去德國看看倒下的圍牆,後來她的生命止於故事的初端。一個被加害者記住的人,算不算還沒真正死亡? 月青——過早看清現實她知道自己的平庸與懦弱,相信自己性格怪異、容顏不討好,就像一頭怪物沒人敢親近;家人請同學們吃飯,她還被批評愛當老大,用父母的錢收買人心;就算湯姆、劉正元、滷蛋、熊貓都喜歡她,愛情仍只是無聊的爛事。她從未認真唸書,曾加入職業劇團,演出的表現糟透了,媒體評價卻很好,讓她看清了文化圈子的迂腐,黯然退團。後來交了外校男友,看許多啟蒙的書、電影、新聞,賣力參與卻無法融入抗命的人群。//並沒有人特別提醒她什麼,但,在那間充滿幸福光彩的靜謐咖啡店,就像在寬敞而現代的台南劇院裡,她依然嗅到悲傷那頭猛獸的氣味,躲在陰影,蠢蠢欲動,雖然眼下看不見,她知道牠在那裡。牠一直在那裡。//(p.69)//若湯姆的本質是純白如高溫火焰的熱情,亟欲以光明照亮世界的所有幽暗角落,永遠張大雙臂,準備擁抱任何一個人以及全世界,月青的內核則是畏縮而悲觀,她認為一切的美好終將無法避免以悲劇結束,懷疑自己看見的東西皆只是膚淺的表象,並不是事物的真相,她對自己的判斷完全沒有信心。也或許,她隱約感覺到,除了悲傷這頭野獸在角落蠢蠢欲動,同時,還有另一頭更兇猛的巨獸叫時代,暗夜裡盯著他們這些無辜的人一個一個走過,不知道何時會張開血盆大口,吞噬全部人的人生。//(p.72-73)學運年代結束,她像機器一樣打工,被資本推著走換了幾份工作,輾轉從上海回到台北。對人生的想像隨年齡增長而幻滅,以為自己會跟父母活得不一樣,卻差不多地工作賺錢吃飯睡覺,從未好好活著。 至於湯姆,他的故事從自殺未遂談起。他對改革最是積極,追求公義,時代卻永不滿足他,只報以疾病、痛苦。他和鄭立文的故事與社運緊緊相連,但是難以言說,在此不贅。去看吧。從八十年代過渡到新世紀,「現代化」沒有令這一代成為更好的人。青春似怒放過的花瓣淒美地凋零,台灣逝去的《二十歲》遙遙呼應著對岸香港的《枝繁葉茂》,不過前者是一本青春殘酷物語(重人),後者是一本後殖民年代記(重事)。以書中一句作結:「我們這一代人,都被時代掏空了吧。再沒有東西給了。」====================《二十歲》 作者:胡晴舫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2024-09-10
〈讀《來歷不明》:從普通人到作家的成長之路〉

店長他|2024.09.02話說《來歷不明》的作者喜歡隱題詩(將詩題嵌入詩中,一般放在每句的第一個字),於是店長他以書名寫成四句詩,對應書中四個方向:談閱讀、論寫作、講飲食、說情。1.    來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出生時,同樣不懂言語、白紙一張,什麼讓我們各自成為不平凡的人?這本書語言平實,讓人讀得舒服,徐徐訴說一個普通人的成長之路。徐焯賢共創作了三十多本著作,亦穿梭大學與中學任教創意寫作,在代序〈來歷不明〉,他提到對學生自我介紹時,經常想,明明自己「來歷不明」、「其貌不揚」,為何就能站在台上?因為他掌握了閱讀與寫作的竅門,能夠與台下學生分享。〈玩物不喪志〉中提到,他「打機」玩三國電玩的經驗,令他輾轉得到主講超過200場講座的機會://某年一位舊同事要替校方辦《三國演義》講座,講者遍尋不獲,與我談起,發現我說得頭頭是道,決定要把我推薦給校方。//當然,他不是只靠打機就能成為講者。打機引起他對三國的興趣,後來閱讀過大量書籍,付出許多努力: //但這並不足以滿足充滿好奇心的我,如當看到關羽、張飛的兒子挺能幹時,會問同為五虎上將的趙雲的兒子為何如此差勁,於是我開始看原著、看歷史書、看各種評論,才發現《三國演義》作者加入了大量自己的想法,令作品變得更具戲劇性。//2.    歷歷在目的漸漸變成歷史 作者長居青衣,書中數篇文章,談到他對附近歷史和變遷的認識。〈牙鷹洲街的怪味〉提到,牙鷹洲曾經是個小島,政府發展青衣時,以填海連結牙鷹洲與青衣島,才從洲變成島。〈走在橋上〉說青衣曾經只有南橋和北橋兩條行車天橋。以前未有鐵路,北橋人車並行,在繁忙時,作者會徒步經北橋走到荃灣。走著走著,發現了橋的特別://我後來才知道橋下的海峽有個漂亮的名字,叫「藍巴勒海峽」。⋯⋯用一個俗一點的比喻,北橋就像一把利刃把荃灣分成住人、住鬼的兩邊。我不知道墳場與藍巴勒只名搭不搭配,我只記得少年時怕鬼,很少走橋面向墳場的一面。//  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感情,去了解,以文字記下,這件事很美好。最近也讀了另一本散文集,葉秋弦的《人間荒原》,卷首引用了西西〈土瓜灣敘事〉,回應建議她不要寫小小的土瓜灣,去寫宏大主題的人: //但我最關心的還是我生活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地方,對我有意義就是。對你的生活,她說,你要有誠意,你不會介意外人對它沒有興趣。//3.    不是這樣,可以怎樣呢  〈創作成功之元素(二)「不是這樣,可以怎樣呢」〉提到,構思創作時,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往往大家都會想到,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不少學生常被很多創作的規條限制,往往沒法突破。到了這個時候,我會建議學生放棄本來的創作,不,別誤會,不是放棄創作,而是放棄本來的藍本、文本,重新以這個「放棄」的位置作為起點再出發。//就如店長他寫界限網誌時,會想,每次能否有獨特的方法去寫呢?不是這樣,又可以怎樣呢?4.    明白了,就繼續吃繼續上路  書中有不少關於飲食的回憶。當然有吃蟹、吃蠔等海鮮,而我喜歡〈微小的魔力〉這篇,提到吃西瓜時灑一些幼鹽,居然會變得更甜。我們都會有特別偏好的食物(例如店長他喜歡在界限,宣傳粟米腐皮蟹柳玉子壽司……),〈吃邊〉中作者提到自己很喜歡吃魚片頭。但即使能夠狂吃喜歡的食物,又不代表快樂會加倍://曾經想過將這份滿足感提升至頂點,於是前往一間專賣整碗都是片頭的店,但吃後的滿足感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有一陣莫名其妙的失落感,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後來吃會每碗只有兩塊的片頭河,滿足感又回來了,方發現香口或許是其次,重點是罕有。//正如界限網誌,假如每日有一篇,大家閱讀時又未必覺得滿足呢。附上隱題詩一首: 來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 歷歷在目的漸漸變成歷史 不是這樣,可以怎樣呢 明白了,就繼續吃繼續上路====================《來歷不明》 作者:徐焯賢 出版社:電光石火工作室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2024-08-12
〈讀《人間荒原》:枯萎逐漸成為生活的剩餘之物〉

店長呢|2024.08.12 「暑期作業」第一本,迎來與書展主題「荒漠書洲」對照的散文《人間荒原》。明明是擠擁的都市人間,為何在作者筆下變成虛無的荒原? 原來她寫疫情三年,很久沒「飛」,感覺跟全城的人困頓、困迫在圍城之中,人心跟靈魂卻是相距千里的。 //你看著天空由白晝漸漸暗了一層,再暗一層,漸漸濃墨暈染了歷史的純白,後來抬頭已見全黑。夜幕低垂,無邊的夜。// 「無常」似是意外,其實只是生活的底色被透視出來,也許這種疏隔可讓我們重新找回彼此舒適的距離,溶蝕親情、愛情、友情的枷鎖。 //如果我說慶幸有毒,又顯得過分殘忍。只是毒將人隔絕,又順利將我們隔開,不必找多餘藉口,為了不相見。 (你終於明白不是你選擇生活,而是生活選擇了你。)// 這幾年「新日常」發生了許多荒謬的事,我們以為彼此的苦惱都是相似且不言而喻的,故感覺許多文字或影視作品,都不太著墨於眼下的困頓,而是放眼去看社會、社區、小確幸;倒是秋弦的記錄,讓人覺得安心——不用刻意抹掉或否定過去,否則這三年更似是白過。 //沒有任何徵兆、提示或警報,完整的塌陷從此成形。有人舉起手機,拍照,或亮燈搖晃。也有人起哄,或者繼續咒罵。那一億五千萬元設立的緊急警示系統?此刻正安然沉睡。圍城人忽然變成一隻隻棄嬰,被隔絕在世界之外,供電橋梁忽然倒塌。大停電一定不比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定點醫院治療新冠病人來得重要,所以全港市民不知,也不需要知道,所為何事。 (這回真的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一下子刷新了失城的定義。不是我們具體地失去什麼,而是一瞬間,不再擁有什麼。// 筆者也是住天水圍,當時真感覺全區大停電是史無前例的人禍,連父母也沒有經歷過。快回家時看見新聞,望見萬家燈火熄滅又重燃,確認家裡的電源、網絡、供水都恢復了才啟程。當巴士繞著圍城慢駛,街燈微弱昏黃,只覺不可思議。如此大事,原來在住港島東的店長記憶中,卻是很遠、很小的一次意外。 一種與他人思想上的疏離,在越密集的城市,感受越深。 //你睡了,我半年來幾乎沒寫一字。現在,有時我會後悔自己寫下的字,有時又後悔自己沒寫更多。往事如煙,一不記下年年月月就隨翻天覆地的巨變中溜走了。說是翻天覆地也不過於個體而言,社會上有着平靜生活的大多數。他們生活,運動,炒股,買房,安居,彷彿香港誠如廣告所言——仍是一座擁有光景無限的國際大都會。只是城內的人眼見它逐日降沉,路面下陷,石屎墜地,地面爆出一個大窟隆冷不防將人魂吸進去,偶爾哪裏闖出一隻野豬也可以用廣大的理由將牠殺死。因此鯨魚死了我一點也不意外,牠死在這座充滿獵奇目光、私自成癮、縱慾過度的海港城市,腐爛氣息甚至滲透了人的心骨。S,我們活着就好像這世間的奇異物種,沒有協議卻順着主流逆着方向走,沒有吶喊沒有姿態沒有分享更沒有呼叫。我們不佔據什麼也不屬於任何團體。就這樣,靜獸無聲地看着泥土長出一朵腐爛變色的花。// 感覺身處荒漠之中,不寫又無從著地,寫了更與現實格格不入。 //戰場上沒有溫度,每日每夜都比冬季更殘酷,絞碎每一顆心。 你想這真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世界,只剩下人類深重罪孽未清。從前珍視記憶的方式,會以極幼嫩的墨水筆觸在筆記本上嘗試繪畫、僮憬未來,寫信給十年後、二十年後的自己,把遙飛的風箏放至更遠。如今不免覺得虛幻,碎片會隨這世界(或四季不分的地球)一起焚毀。你開始瀏覽更多破敗之景,用顛倒方式理解眾生。窗前那盆富貴竹,葉片從尖端開始發黃、乾枯、腐爛,彷彿是生之必然。 枯萎逐漸成為生活的剩餘之物。// 也許生活本質上就是一盤散沙,偶爾遇上自覺不配的溫柔,你才記得世上還有「陪伴」、「關愛」、「貼心」這些難得的名詞。 //說穿了,我只是害怕一段關係上鎖之後,永久被困住的淒涼。 終於,不知不覺我還是活到了母親誕下我的年紀,但我們是那麼不同。雖然年輕,連皺紋生長都不怕。表層青春飛揚,內心堆疊愈來愈多摺痕,在工作上偶爾想出創意偶爾也會得罪人,會被喜歡,會被討厭,好像一切都那麼剛剛好。有自己的世界、興趣、工作與生活。沒有婚姻,沒有孩子,不過他人(或父母)想像的人生,但我一直是自己。想着離開,想着流浪,並且時時憂傷。// 關於幾歲結婚生子、怎樣才是幸福美滿的人生,你深知不曾掌控於他人的手,但心中那幅圖畫不由衷積了厚厚的一層灰。 對於生活,作者沒有提出任何解方;沒辦法跟住墮落,只可以保持清醒,甚至她的身體五癆七傷、她與原生家庭時有衝突、她對未來不抱希望。然而,她斷不開的長句、自學上手的蒸魚、對不同人的思念,都是好好過活的證據。也許她一直嘗試做的,就是把握最後的一分力,不讓手上的餘溫散去。 ==================== 《人間荒原》 作者:葉秋弦 出版社:匯智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6月

2024-08-01
〈讀《小王子(香港粵拼版)》: 說著廣東話的孩童〉

煙腸A|2024.07.02 有說過故事的人都會懂,無論聽眾是小朋友、朋友、還是家人也好,都需要經過一個步驟:就是看著書上的語言,把它在腦中換轉成粵語,而每次這樣做總要費好一番工夫。 但最近發現聞名遐邇的世界童話故事書——《小王子》竟有粵拼版,以後說故事再也不需要花那麼大的心機轉換語言了!作為一個經常給小朋友說故事的人,真的感到便利不少,以後注意力可以放在照顧小朋友的反應上了!廣東話版本瞬間讓說故事和聽故事的雙方體驗加分不少。除此以外,書中更在每隻字下面加上了粵拼,有些不知道怎麼讀的字,可以看一下拼音,就立馬多學一隻字的粵音。或許以後非華裔看的第一本粵語書會成了《小王子》?   👑長大後重讀,自有不同體會 小王子裡的道理是老生常談,世上許多書本亦如是,但這不減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將內容拿出來細細咀嚼的滋味。從乳齒到恆齒到智慧齒,咀嚼媒介的變化會使咀嚼的體驗也變得不同。 //「喺國王面前打喊露係件好唔禮貌嘅事。」國王話:「我禁止你打喊露。」「我都控制唔到𠿪。」小王子好尷尬噉答佢:「我啱啱經歷咗個好長嘅旅程,覺都冇瞓過。」「係噉嘅話......」國王就話喇:「我命令你打喊露啦。我都好多年冇見過人打喊露。打喊露對我嚟講,其實都幾得意。快啲啦!再打多一次喊露。呢個係命令。」// 年齡是只增不退的數值,當它漸漸變大時,我們的經驗、智慧未必隨著它增加,只是我們又可以多對一班人說:「我吃鹽多過你吃米。」然後以自身的經驗判斷他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 //「其實國王真正堅持嘅,只係要佢嘅權威受到尊重。佢唔能夠容忍其他人違抗佢嘅命令。佢係一個專制嘅君主;不過同時,由於佢心哋都好好,所以佢畀嘅命令都好合理。」//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最睥睨這種人,大人們明知不是甚麼大事,但總是要急著給些自己的見解以展示權力及威嚴。長大後我們發現,自己已習慣下達命令,得到權威之時,總是期望沒人駁斥,甚少再去思考命令中的方案是否真的最好。漸漸地,我們似乎對國王的理解又多了幾分。 //「仰慕就即係話承認我係呢個行星上最靚仔、打扮得最靚、最有錢、最聰明嘅人。」「但係呢個行星上面得你一個人咋喎!」//   👑長大後回看《小王子》,我們成為了怎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們只要在三十人的班房中考第一,便會理所當然地收穫老師和同學的仰慕,但長大了我們發現天外有天,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幾乎是不可能。若是有點自豪,還會被別人以「那誰比你厲害」駁回。即使沒有這樣的聲音,我們還會在腦海想像到而覺得自卑,購買各種帶著價格的名車、名牌袋、新屋、各類型收藏品,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可否認,成人開支的一大部份就是別人的仰慕。可是我們忘記了欣賞充滿歷練的星球構造、生生不息的星球生態、千里迢迢的行星軌跡,那萬中無一的、堅毅不屈的、充滿生命力的小行星本身就很漂亮,他的存在早已值得被仰慕。 長大是不斷接受的過程。見識多了、抑壓厭惡感多了,有時候我們也會忘記小時候的自己不喜歡甚麼。十幾年前我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或許認為國王和自戀者實在太不可理喻,如今想起這些角色,卻對他們有著莫名其妙的親切感。 然後猛然醒起,小時候的我們最喜歡的角色是小王子,最不能認同的就是那些大人。成長的路上我們為了撿起更多而放下很多,放下的事情我們未必記得,但有些文字會讓我們再想起來。或許是時候拾起這本書,找回那有很多話要說的小王子。   ==================== 《小王子(香港粵拼版)》 作者:安東尼.廸.聖艾舒比尼 譯者:蔡偉泉  插圖:陳家希、呂芊虹 粵拼:劉擇明、崔頌文、陳詠恩、彭愷琳、林慧雯、曾泳欣 出版社:藍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2024-07-04
〈人生很難,出書更難!匡靈秀藉《黃色臉孔》大膽嘲諷出版界及網民陋習〉

閱讀中的莎梨|2024.07.01 「我很討厭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大家會根據某個人的膚色,告訴他們應該寫什麼,又不該寫什麼。」 這是一本把美國出版業及連帶範疇全都諷刺一輪的小說,有些地方很真實,有些地方很瘋,但事實上現實世界就是這麼瘋,我心想匡靈秀這樣寫出來真的可以嗎? 或者就只有她有資格寫而不怕得罪人。 故事女主角是不紅的白人女作家茱恩,她的朋友是中國移民兼當紅作家雅典娜,兩人在雅典娜的家中慶祝雅典娜的書即將改編成Netflix劇集,然後雅典娜吃班戟時啃死了(真的),茱恩偷走了雅典娜剛完成的秘密新書初稿,之後把它修改並當成自己的作品出版,而雅典娜的陰影像鬼魂不散,事情滾雪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讀者完全可以對號入座:香港出生在悉尼紐約生活過又在英國求學的雅典娜,出版兩本書便一砲而紅,更得到大獎提名及獎項,還很瘦很漂亮,不就跟匡靈秀九成相似嗎?這樣讀下去真的是非常過癮,就像看匡靈秀利用茱恩來自嘲和串別人、揶揄成個出版過程、大戰網絡黑粉、諷刺時政,都幾搞笑。 例如講到不少出版社都對茱恩的作品有興趣,她和經紀人布雷特選出版社時提到「沒有半個腦子清楚的人會選亞馬遜的,布雷特跟我保證,他們只是來抬價的,還有各間不知為何仍然存在、沒有倒閉的知名小型獨立出版社」,亞馬遜和獨立出版社躺著也中槍,都要哭了。而在推銷外國版權時,談到「法國還未,不過我們已經在努力,布雷特表示,但反正也沒甚麼人能在法國賣幾本書啦,要是法國人喜歡你哦,那你肯定是鑄下什麼大錯了」,但之後確實有賣出法國版權,笑死我。然後茱恩發現簽書會大排長龍,「這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吧,我的時間是莎莉魯尼排到同一天嗎?」,連《正常人》作者Sally Rooney都出場了,也令人會心一笑。 「變成產品的是你本人,而非你的寫作」。茱恩偷來的小說是講述一戰時外國徵召中國士兵參與打仗這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於是開始有人在Twitter質疑白人是否有資格寫這個故事,但茱恩自己在改寫時也做了很多功課,並心想雅典娜其實從小移民中文也不好,所以誰更有資格寫? 而最好笑的是其實黑粉炎上的部分不只是她添加的,也有些是雅典娜自己寫的,所以很諷刺。後來因為她因白人身份被攻擊,導致右翼人士聲援她,「這造成了一個詭異的情況,數千名特朗普支持者竟然在買一本有關被剝削中國工人的書」,我都快要笑死了。 除了探討多項議題,人物關係也值得留意。雅典娜雖然在故事一開頭就死了,但她的戲份一直出現,茱恩與雅典娜兩人關係錯綜複雜、相愛相殺,這段關係也是看點。茱恩非常煩,我一邊看一邊想反白眼,其實雅典娜也不是省油的燈,書中個個角色都不討好,世界也瘋掉,而茱恩不知做了什麼好事,有個超好人的經紀人,書中唯一討好的角色大獎,我會頒給布雷特,讓我勿忘瘋狂的世上還有正常人。 ==================== 《黃色臉孔》 【購買此書優惠碼:shirleyreading;門市購買只須出示此帖文】 作者: 匡靈秀   譯者: 楊詠翔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2024-07-01
〈讀《人生的煩惱,大多和下半身有關》:出了十一年但從不過時的 Q&A〉

煙腸遮|2024.06.26 必須老實說,當初拾起這本書,單純是被「下半身」三字抓住了眼球。果然,如上野老師書中的回應一樣,幾乎所有男性都是下流的存在。不愧是「日本最可怕的女人」! 男同志們,可先別出征。 這裡上野所回應的,是一名讀者正面對主管愛在辦公室裡偷看色情照片,且會無意間讓所有同事察覺的問題。 哦,所以她就一概而論將所有男性標籤成「下流」的小人就是了! 並沒有。跟一般想像得到的諮詢答案不同,對於讀者所陷入離職與否的兩難局面,她叫讀者轉移視線去檢視公司的財務狀況:一位「沒穿衣裳的國王」,身邊卻沒有任何下屬願意進諫,足見內部人員關係的疏離,感覺像是蛀滿蟲的朽樹,輕輕一推便倒。談回事件最受讀者關注的職場性騷擾,她認同有違法,但不建議為此舉報,認為只會為煩惱不堪的讀者蒙上多一層陰霾。 單看這一篇回應已充分展示出她的睿智和周詳,讀者短短提及到工作「低廉的薪水」,已被上野抽絲剝繭,一針見血找回留職的根本問題——公司本身。之所以說男性都是下流的,反倒是在為我們辯護:男性愛看這些色情照片是常情,在某些地方看才會令人反感。 日本女性主義第一人,居然暗地裡為男性發聲,不可思議對吧?這也是煙腸遮認為此書能夠讀得輕鬆的原因,一方面書中回答會給你滿滿的能量,特別從讀者話語中偵測到需要認同感與動力的時候,上野老師會拍一下你肩膀、跟你說一聲「去吧!」;一方面反駁時保持輕鬆幽默的語氣,避免讓讀者感到被冒犯,不會強押自己的價值觀(跟很多洗腦道理書不同),更多的是釐清讀者的亂緒,讓讀者自行療癒和整理。 這不得不談到對此刻的我,最有共鳴感的一篇:《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讀者為一位幼兒的上班族母親,她對現時以孩子為主的生活不大滿意,希望能重新追夢,到外國活出人生下一頁。而上野的回應中有一句很是觸碰到我內心:「經常說夢想的人,大部分都只是想要逃避現實而已。」她強調筆者若存有真正的夢想,早已攜童身在他鄉。非為人母的我,想到書房裡放在不起眼處的那支走珠筆裡凝固的墨水,感同身受。 我想,要是朝日新聞裡的「煩惱樹洞」在香港營運分部,或許路上會少見許多深鎖的眉頭。 ==================== 《人生的煩惱,大多和下半身有關:上野千鶴子回答你50個難以啟齒的私密問題》 作者:上野千鶴子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2024-07-01
【百老匯電影中心特約】〈讀《爸爸相簿》:電影《讓我們酒在一起》延伸讀物〉

店長呢|2024.06.14 第一次看堅盧治的作品,已是其收山之作。電影主角是英國東北部一家小酒館「老橡吧」的老闆TJ,個性敦厚,待人以誠。那礦產小鎮上世紀經歷經濟轉型,人民曾為爭取公義而團結,但工運以失敗告終。美好舊日子的照片和相機,被冰封在酒館的後廳裡,餘下相中茍延殘存的小人物,與社區一同老去。 後來,一批敘利亞難民移入,本地人只覺生活負擔百上加斤,卻苦無對策,將不忿發洩於外來者身上,只有少數包括TJ在內的熱心人士向難民派發物資。少女Yara本受父親啟蒙,熱愛攝影,立志以相機為武器,記錄真相及發聲。如今二人失散,相機更遭摔壞,沒有錢修理的Yara灰心不已。TJ路過見狀,答應賣掉舊相機,雪中送炭。同時,難民漸漸建立起社群,沿路上有Yara記錄每幀人文風景。本地人漸漸釋出善意,更主動邀請她幫忙拍人像照。有一幕,她在後廳隨吉他伴奏播放著髮廊、運動場與街頭存照,每個眼神和笑容也充滿生命力。 其實,相機除了是Yara與父親的關係紐帶,也是外來者與本地人的關係紐帶。她是能說英語的少數(在難民營裡苦練的),睜著連結人與人之間的客觀之眼——鏡頭,拾起兩個群體各自忽略了的生活碎片。結尾部分,她見證兩群人互相擁抱、慰問,卻默默放下了相機,不言而喻。 這讓我聯想起最近新出版的繪本《爸爸相簿》。畫家車婷每年都會與父親外遊,起初他有點毛躁,對甚麼都不太滿意,也不喜歡入鏡。年復年,他長出了懂得發現美的眼睛,主動要作者為他與各種花草建築等合照,面帶笑容,珍惜每次探索新事物的回憶。後來,他更拿起手機,學習構圖、對焦、剪裁等技巧,動手拍出美照。這次是女兒啟蒙了父親,看在眼內的轉變,讓人心生溫暖。 父親節快到了,或者《讓我們酒在一起》和《爸爸相簿》,會觸動你心頭關於人情連結的某處。現實或許殘酷,但作品尚有餘溫。 ==================== 《爸爸相簿》 作者:車婷 出版社:格子盒作室 出版年份:2024年5月

2024-06-14
〈閱讀《閒物廢歌》的十三種方式〉

店長他|2024.06.11 店長他寫詩,但一直未介紹過詩集,這次為《閒物廢歌》開齋了。《閒物廢歌》是詩人、策展人、石磬文化社長池荒懸第三本詩集。 話說美國詩人史蒂文斯有首名作〈注視一隻黑鳥的十三種方式〉,我參考形式,寫成〈閱讀《閒物廢歌》的十三種方式〉,從十三個角度切入介紹這本詩集。   一:睇書先睇樣:多封面設計 《閒物廢歌》是精裝本,紋理質感很棒!這本書類似韓團專輯,有多達五個不同封面。界限現在有「月亮款」。   二:睇完樣再睇相 書裡面有作者拍攝的黑白透底照。有些呼應詩作,呈現真相與幻覺的相似,例如封面的「月亮」,原來只是月亮磁石貼,並非真正月亮。有些呈現去留的思考,例如有開不走的船、空凳。   三:風格多變 《閒物廢歌》共分三輯,既有以意象為核心的城市詩,亦有比較平易近人、明朗、少用意象的賦體詩,可以看到近來香港詩的不同趨勢。   四:內容觸及面廣闊 內容上,這本詩集對於社會、個人生活、音樂、地誌也有所涉獵,部份詩作較直面後2019年的社會情緒狀態。   五: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頭/就當我在外地飄流 池荒懸在外國留學多年,後來回流並長居香港。即使在香港,面對社會急速轉變,也會生出彷如不在香港的鄉愁。作家羅貴祥在推薦序就提到:「他文字總要往夾縫、縫隙裡漂啊、泊呀、奔流呀,搞得戚戚的。」   六:殊途同歸 近年戰亂頻生,池荒懸讀書時有位緬甸好友,畢業後仍有聯絡,好友更曾接待他在緬甸到處玩。緬甸內戰後,他有感而發寫下〈道路──遙望緬甸〉,結尾帶出connect的渴望: 「緬甸──香港 如果 路有兩端」 ——〈道路──遙望緬甸〉(節錄)   七: 「閒物」──物件 生活中有無數物件,往往見證我們的人生。第二輯「閒物廢歌」寫物件,以生活物件「隔一隔」寫作,卻更深刻。 「倒掉隔夜咖啡 讓水從玻璃的紋理順落 像溺斃的蟑螂滑進水喉的深處」 ——〈杯〉(節錄)   八:「廢歌」──音樂 池荒懸學習過二胡、色士風、電子樂器等等,詩句蘊藏音樂感。部份詩作呼應歌曲,例如〈長髮──聽《流波曲》有感〉、〈二極管──聽Aphex Twin與Global Communication有感〉。   九:南音 南音是傳統粵語說唱音樂,最近愈來愈多人著力保存這種珍貴文化。池荒懸在2021年參與了「南音研究計劃」,後來寫成寄調南音的〈波盪〉,探索詩的界限和可能性。   十:Cool! 池荒懸的詩作風格較冷峻,有時覺得幾「型」。   十一:家庭 池荒懸延續前作對家庭的思考,第三輯幾首詩也寫到父母,例如〈深圳河〉、〈WFH〉。〈色士風和鼓〉兒子也登場了,寫二人同樣喜歡音樂,但選了不同樂器,同中有異。 「途中幾歲的兒子選了鼓 這樣難得,至今已學了兩年 多音的節拍看似跳動得利害 可是如何帶一套鼓到處走呢」 ——〈色士風和鼓〉(節錄)   十二:有貓 有貓就要like! 「不會說:貓很聰明 可是憂鬱讓牠們開朗的舉止 顯得與世無爭 更有深度」 ——〈貓與歸墟〉(節錄) (網上有池荒懸朗讀的錄音,配上電子聲效很特別!)   十三:店長他揮灑的汗水 石磬文化書倉位於榆樹街,空間不大,但也算守住一片天地。〈榆樹街〉從附近街道所見開始,慢慢寫到倉內環境、成員日常。喜歡這首詩,因為店長他另一身份是石磬文化的成員,轉眼加入超過六年,書店內的《閒物廢歌》就是我抬回去的,蘊含我(和所有做文學、做出版、做書店人)的汗水(這是個比喻)。 有什麼比貓更可愛?當然就是店長們 (灬ºωº灬) ==================== 《閒物廢歌》 作者:池荒懸 出版社:石磬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2024-06-02
〈回顧【照護的殺傷力】導讀分享會:也許我們並非走投無路〉

店長呢|2024.06.02 與譚老師未有前緣,冒昧電郵邀請她導讀《我殺了我的家人》這本書,引導我們思考「照顧殺人」的心理,她一口答應。縱紅雨改期仍滿座,足證大家明瞭議題的份量及迫切性。 譚老師既是資深特寫新聞記者,亦是一名照顧者。當天她準點到達,此前仍在處理照護的事,但來時容光煥發、衣著亮麗,甫執起咪更侃侃而談,連一女爆出punchline combo,惹得哄堂大笑。原來獨力照顧三人的照顧者,可以這麼輕鬆嗎? 她說:「人生咁L苦,唔笑對唔住自己。」還有,在大學講堂、書店等空間實踐志業,令她覺得舒爽。   《殺》由日本放送協會NHK所著,書中有11宗個案,從不同角度探討照顧殺人的前因後果,但基於保護涉案人私隱,並考慮到現實採訪難度,每宗個案都未及深入的質化研究。譚老師遂以個人經驗和傳媒洞見補充要點,將文本還原成立體的家庭故事:   1. 家庭角色的拉扯——病情嚴重至不能自理的家人,有機會變了個人,包括性情、溝通及行為模式,落差大得照顧者難以接受,動了殺機。 「讓弟弟下定決心動手的開端,是案發數天前的一個夜晚。從廁所出來的母親全身沾滿了大便,無論是睡衣上上下下,還是她的雙手,全都沾滿了大量的大便,多到會讓人不禁疑問『要怎麼做才能搞成這樣』的地步。」 心態及病理知識還未跟上,照顧者就要與病者困獸鬥。性別定型下,女性被視為適合照顧他人,男性則無從釋放壓力,各有困擾。 「男性容易為照護設立目標。假使自己努力了卻沒有成果,男性就容易沮喪。男性即使有煩惱也不會讓人看到脆弱的一面,所以也會變得更辛苦。」 「女性確實經常負擔起照顧小孩和家人的責任。但是,她們沒有照護過病人。所以,沒有理由只有女性必須照護病人。」   2. 結構上的支援缺陷——許多走上絕路的照顧者,揹起名為家人的責任枷鎖,獨自面對親友冷眼旁觀、指點江山,甚至指責。 「如今的社會核心家庭化,地方連結也變得薄弱,如今我們生活的社會,和過去家人照顧家人是理所當然的時代完全不同。只要一點微小的理由,一不小心就會崩潰。」 照顧者為了不麻煩別人和落人口實,唯有在家庭內部解決問題。尤其是家庭成員互相依賴的話,更有如此傾向。一旦某方破壞了平衡,悲劇就隨之而來。 「這類家庭通常在鄰里間風評很好,也會乖乖參加地方活動,甚至也接受社福的照顧。⋯⋯行政單位或鄰居很難注意到內部的問題,他們不會將注意的目光放在這裡。」 尤其是,香港的社福機構以病患個人為切入單位,忽略對照顧者在情感以外的長遠支援。然而,病者和照顧者之間的第三人是很重要的。 「要在家庭內部解決照護問題是很困難的,這是我每次看到現場時的切身感受。因為家庭成員間有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正因為彼此是家人,所以沒辦法用一般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時候就需要第三人。就算照顧者有著無論如何一定要親人來照顧的強烈信念,但只要我們不厭其煩地和他對話,對方也能明白我們社會資源能夠協助他的部分。第三人可以提醒他哪裡出問題、要怎麼解決才好,我認為大家一起集思廣益比什麼都重要。」   3. 未知盡頭的單行道——照顧者無法逃離,卻要面對無了期的照顧之路。令人意外的是,最多照護殺人案件發生在第一年。捱過了落差感,有些人無奈要選擇辭職照護,使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從家族逃離的人不會被究責;無法棄而不顧,卻沒辦法持續照顧下去的人則會被追究刑究責任。在道義上來說,我認為前者比較差勁。」 當天齊集各路人馬,有曾經的照顧者、傳播系學生、被照顧者、社福代表⋯⋯除了笑靨,還有落地的經驗、觀點、資訊交流。譚老師說她不喜歡OT,但當天開咪2.5小時,拍了三次手才散場,事後她繼續孜孜不倦地求教。得社工對她處境的一句佩服,足以解慰。 困乏她卻多情,見我們年輕,勸我們守住和家人之間的邊界感,又慷慨買書支持。她真是很好很好的嘉賓,有感相逢恨晚。   ====================   《我殺了我的家人:「照顧殺人」當事者的自白》 作者:NHK特別採訪小組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社科書難推,這次活動的迴響是始料不及的。以下為大家多推薦相關書目,日後如有興趣聽哪本書的導讀分享,歡迎提議。 1. 佐藤真一《練習好好變老》 2. 殷琦《當老 而不死》 3. 筧裕介《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圖文】 4. 南杏子《生命的停車場》【小說】 5. 蜜雪兒.桑娜《沒有媽媽的超市》【回憶錄】(英文原著:Crying in H Mart)

2024-04-27
〈讀《一個女性殺人犯的素描》:「驚世媳婦」的自白〉

店員叻|2024.04.27 今日想和大家介紹胡慕情寫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一本有關台灣的「驚世媳婦」連環弒親案的紀實文學作品。 林于如,二零零九年,當時年僅二十七歲就被控謀殺親生母親、丈夫和奶奶(丈夫之母)。經過多番審訊後被判兩次無期徒刑及一次死刑。她是台灣現存唯一尚未行刑的女死囚。 林于如被捕後,新聞報導很快便稱她因沉迷六合彩而欠下巨債,於是推自己的母親下樓梯致失救死、用毒藥慢性毒死丈夫和奶奶以圖騙取保險金還債。媒體將她過往的私生活公開,指她曾當過陪酒女郎,生活不檢點,並賜她「驚世媳婦」這個標籤。自傳媒以獵奇的手法大肆報道林于如的過往後,坊間的輿論已由討論她有沒有犯罪,變成她的刑罰要多重才足夠,彷彿社會已直接定罪,足以影響法官對她的第一印象。 她在被捕後馬上承認自己殺了丈夫,並沒有逃避責任。而在調查的中期,她才承認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及奶奶。為何她沒有馬上承認二人的死也與自己有關,反而要相隔一段時間才承認呢?調查的過程有沒有出現迫供的情況呢?後來,林于如指出母親及奶奶的死與丈夫有關,可惜已死無對證。 最終她被判三項謀殺罪罪成。在台灣,普通謀殺罪可被判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但殺害至親比殺害一般人更重罪,因此刑罰相對嚴苛,只有無期徒刑及死刑。法庭裁定林于如為財謀殺三人,分別被判處兩次無期徒刑及一次死刑。當年為她辯護的律師多年後指出,此判決或有不公的地方。審訊過程中她從來沒有逃避殺夫的責任,唯一令她不解的是,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她為了錢而殺人?她主張自己長期被丈夫家暴,因而動下殺機,可惜並沒有人願意聆聽。 曾獲多個新聞獎項的作者胡慕情現為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曾任臺灣立報、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端傳媒特約記者。她一直關注人權、環境及社會案件。當時轟動一時的「驚世媳婦」連環弒親案便引起了她的興趣。她多次出入監獄探訪林于如,希望可以得到對方親手寫的自傳,讓大眾聽聽林于如筆下屬於她的故事。 此書一共分成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記錄作者與林于如建立信任的過程、採訪時遇到的困難及內心掙扎;中篇是林于如的自傳;下篇是作者對林于如自傳的分析及對社會的一些回應。由於作者是一名記者,她在書寫時能盡量保持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收到林于如的自傳後,亦進行更多採訪嘗試驗明自傳的真偽。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全新角度,重新認識這宗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案。 此書提醒了我,凡事都要保持獨立思考,有尋根究底的習慣。希望大家讀畢此書,可以在網絡上搜尋林于如案,看看報導內容與書的內容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嘗試分析一下,死刑對林于如來說是否唯一出路;死刑是否有助阻止下一次悲劇發生。 ====================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 作者:胡慕情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2024-04-17
〈讀《斷層路徑》:稍瞬即逝的溝通通道〉

店長他|2024.04.15 F: F,你有讀過《斷層路徑》嗎?或許,在某架列車上,我就曾經坐在你旁邊靜靜讀著。封底說這本書收錄三十一篇散文\札記\評論,但形式上,近半也是寫給「F」的私密信件。F也許是作者葉梓誦(曾經的)好友、伴侶,也許只是虛構的投射對象。於是我也跟風,以這封信跟你分享這本不捨得讀完的書。 書中談到我喜歡的歌詞〈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葉輝的詩、又極細緻地分析濱口龍介《Drive My Car》(我重覆過多次對這導演的喜愛)重覆的哀悼話語等等,完全命中我的口味。封底寫這本書會談到德希達、羅蘭巴特等哲學家。哲學聽起來吸引,但我們的腦容量,暫時應該放不下艱澀沉悶的哲學理論。打開後,卻發覺葉梓誦行文清晰不難懂,而且,這兩位哲學家也並非「離地L」,有其深情感性一面。例如羅蘭巴特《哀悼日記》悼念亡母,又或者探索人們如何共同生活;德希達《明信片》,借許多張明信片,談論郵件此一形式的特殊之處,探索寄信溝通的不穩定性。 〈只送過你一紙情書〉葉梓誦提到,「書信可說是最決絕的文字了」,一出手,大概終生無緣再見,再無法知道紙上的話語。」而他未必想到,我在寫信後、寄出前大多會為相片拍照,數年後還可以重讀。轉念又想,那又如何?即使我再重讀,甚至再寫封一模一樣的信,感受已與當初書寫時不完全一樣了。而且,我能確認,你真的接收到,我渴望傳達的訊息嗎?  再讀下去,發現這本書談到的理論、文學作品、絮絮私語,都在思考溝通。書名「斷層路徑」,談的正正是溝通的斷層和路徑,溝通之不可能以及其跨越。死亡當然是溝通的最大障礙,生死相隔,無法再從對方收到任何回應,書中反覆思考悼念。即使無關生死,日常的溝通依然充滿落差。例如我在開口說每句話前,總有各種糾結、擔憂,內心小劇場一直運轉。〈距離種種〉這句很有共鳴,「有時我們想東想西,無非就是盡我們盤算之能,力求去理解對方的心思」。到終於開口,因為組織需時、思路又愛四處漫遊,又經常陷入雞同鴨講境界。 F,相信你也感到,和我溝通不容易吧。不知道作者葉梓誦,是否也經常陷入失語狀態,才去讀去寫去想那麼多關於溝通的思考?不知道你也有想說而說不出的話嗎?試試像我們一樣寫信吧。或者,最近界限書店的角落,有人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煩惱,然後大家開始接龍對話呢。 兜兜轉轉說這麼多,不過想你讀讀這本書,讓我們有更多共同話題、共同經歷(雖然閱讀只是一個人的經歷);或許就像書中說的,「翻來覆去,把話攤得再長,其實也不過一句」。 至於這句到底是什麼,如果你還想知道,就去看看書吧。 ==================== 《斷層路徑》 作者:葉梓誦  出版社:後話文字工作室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2024-04-08
【百老匯電影中心特約】〈讀《危脆生命》:電影《特權樂園》延伸讀物〉

店員嶼瀞|2024.04.08 很多人討論《特權樂園》時,會套用漢娜·鄂蘭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來討論電影的再現手法。確實,一部關於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電影,鏡頭下詮釋的竟是一群加害者——猶太集中營滅絕計劃的魯道夫·霍斯一家的日常故事。 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會理性地計算哪種型號的焚化爐能夠更有效地執行種族滅絕,會熟練地穿上從戰場上掠奪而得的大衣,會精緻地裝飾自家的後花園,更會爲了孩子的成長環境而擔憂。在一九四一年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如此上流社會的生活只限於軍官政客之類的階級,他們真的只是不經思考的盲從於國家機制,像普通官僚一樣謹守職責的平凡人嗎?至少電影呈現出霍斯是爲了家庭、爲了仕途、爲了能夠玩弄波蘭女傭身體的權力而行動,甚至在電影尾聲,霍斯參加宴會時更陶醉於自己將要親自執行的滅絕計劃。若不是受制父權制施加給所有男性的壓力——「我應該」承擔特權生活的家庭責任,想必他自己從這一份工作中找到了「我能夠」的使命感,才會如此盡心盡力地打好這份工吧。 這是一個特權樂園,不是冒險樂園,也不是KK園區。特權能夠被媒體放大,大肆宣傳,娛樂圈的八卦好看過書店被迫結業,或是三無大廈的勞工問題,無數的苦難史和邊緣群體的日常是不可見的——哪怕只是一墻之隔,猶太人被槍斃的聲音也只是特權階級後花園聚會時作背景的白噪音。若要説可見,也只有在轉型正義後的博物館能夠一探究竟,但這些遺物主人在一九四一年的生活,始終是不可見的。 比起平庸之惡,我更想介紹給大家這一種不可見的危脆性。 朱迪斯巴特勒在美國九一一事件和阿富汗戰爭發生後,陸續寫出了一系列文章,收錄在《危脆生命》一書中。書中涉及了多個議題,批判九一一事件產生的社會輿論及二元對立,反猶言論對公共領域產生的言論限制,關押在關達那摩灣拘留營的囚權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界定生命的危脆性,尤其是意識到他者的危脆性。 在〈危脆生命〉一文中,巴特勒引用了猶太哲學家,列維納斯關於「臉」的概念,指出「臉」是一種形象,能夠同時與我們交流生命的危脆性和暴力的禁令。落在具體的身體上,「臉」不只是苦痛的神情,像彈簧般的肩胛骨也能夠以一種非語言,前語言的形式向我們「言説」苦痛,更無法忽視地傳達給我們一種反謀殺的神聖律令。《特權樂園》以無孔不入的場外音宣示著「無臉之人」——集中營内的猶太人,同樣也活生生地存在於霍斯一家的日常之中。有趣的是,全片沒有任何一張受難者的實際面容,但他們的「臉」卻如幽靈般驚擾著觀衆,出現在午夜焚化爐的火,沉吟的煙之中。作爲第三方的觀衆,實在是難以抗拒這種知覺經驗上的差異所指涉的缺席。 巴特勒在書中留下這段文字:「無臉之人與被呈現為「惡的象徵」之人,使得我們以無關痛癢的態度面對那些被我們抹去的生命,而這些生命的可弔唁性則遙遙無期地延後。某些必須被納入公共視野之中,必須被看見、被聽見,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有生命的價值。」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暴力,現今的我們只能透過博物館的典藏品,或者是《特權樂園》之類的電影才能夠間接地凝視這些「無臉之人」,但《危脆生命》中討論的暴力,乃至仍在進行中的以色列-哈瑪斯戰爭,如何見證這種「不可見的危脆性」,則是在二零二四年看完《特權樂園》後的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於《危脆生命》的更多細節可以親身翻閱,手民有出版中文版。 ==================== 《危脆生命》 作者:朱迪斯.巴特勒 出版社:手民出版 出版年份:2023年8月

查看更多

本地獨立出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