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呢|2024.02.02

相信一向關心我們的讀者,最近已被《獨立書店似顏繪》這本書鋪天蓋地「洗版」,但願你不會因為潮流過敏而拒絕入手——來看看實物吧,很難不被它吸引。

我有幸從多方面支援這項出版計劃:①以前「七份一書店@集成中心」店長的身分受訪;②以「出版同學會編輯班」學徒的身分協助訪問、編輯、行銷;③以現「界限書店」店長的身分銷售此書。既然你愛書店,我就不用介紹它的賣點了。又因為書中的畫作、觀察、洞見都是別樹一幟的,所以渾身都是「賣點」,難以百裏挑一。

以下,我想從不同身分回溯,談談這本書。

首先,獨立書店難捱的一年過後,總算迎來作為界限店長樂見的喜事。去年先有一瓢書店失德、貳叄書房欠款(也不妨直說了),又有閱讀時代、德慧文化、見山書店等宣告結業,後有政府部門輪番例行巡查友店,本地獨立書店迎來最受媒體「歡迎」的一年——連我們擺書展,焦點也落在出售圖書館下架書之上。年尾,感受到業界努力以節日營造較熱鬧的氣氛,但我近看只見疲弱的靈魂。猶記得本人於2021年剛「入坑」獨立書店,就是靠周家盈的《書店有時》為導引,認識有心有力的店長,而不是靠令人婉惜甚至失望的報道。所以,個人非常期待這本好書,可以成為讀者們不遺餘力支持各獨立書店的guide book。

其次,即使撇除如此氣氛,作為讀者也極欣賞這本無比珍貴的「書店之書」。最獨特美好的故事往往在發生小小的獨立書店。選書,是店長從他讀過的好書提煉出的養分;陳列,是店長思考與感知模式的延伸;裝潢,是店長對於理想空間的投射;點子,是店長發揮熱情與天賦的體現⋯⋯作者Ikey不像普通記者簡單探問開店理念,而是將肉眼看不見的呈現在紙上、追訪大家未必想到的經營細節,甚至親身從體驗中領悟箇中的艱辛與滿足感,可謂把「VAK學習模式」全用上了,挑出作為圖鑑L及書店愛好者所關注的絕大部分細節,令人讀得津津有味。

正因如此,副題「手繪x實習x訪談,透視10間港澳在地小書店」點出了:沒有一部分是配角,三者缺一不可。①你以為作者是畫家,不善書寫?非,此書洋洋灑灑超過十萬字,從作者對每間書店的第一印象,寫到她的閱讀及逛書店經驗,到實習及訪問後的領悟,環環相扣,內容紮實又不失真情實感。②你以為畫只是點綴用的視覺效果?非,她每畫一間書店的俯視圖,會先拍下不同角度的數十張照片,再按比例細細描繪,逐一詳細標注巧思,另外又畫了店長的肖像、提到的書封面、某個不可錯過的角落(集成那篇,她畫了全景和KUMA、獅墨、小寫的書櫃),輯輯精彩。③你以為實習與訪問只是美化了的行銷用語?非,每到一間書店,她要先與店長交涉,再約一天拍照、一天實習、一天訪問,我有跟去的幾場訪問都超過兩小時(最長的「边度有書・有音樂」在澳門由下午問到天黑,三個多小時至關了門,再跟她吃晚飯)。所謂「似顏繪」,是記者出身的她由筆尖深深刺入獨立書店的核心。

最後,到書籍付印的一刻,她亦緊貼在旁看藍紙、檢查墨色。出版一本字多、團隊協作、印藝繁複、基金資助的「大書」,作者固然會緊張甚至敏感。然而,她由2021年做提案開始,步步走來也像其作品一樣——厚積薄發、小心翼翼、不徐不疾。得她信任與坦誠,工作順暢不少,更有餘力衍生更多:圖板展示、印章活動、多場分享會。這些顯得她的作品意念更完整,全套出版企劃亦更圓滿,作為編輯,得著很多。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謝謝Ikey,用她全身呈現了獨立書店的美好。

====================

獨立書店似顏繪
作者:潘德恩
出版社:Rolling Books  
出版日期: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