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店長呢|2024.02.10
世界上有七千種語言,但有三千種係瀕危或幾乎要滅絕,僅23種語言使用者佔全球人口一半。好多人選擇留喺香港嘅其中一個原因,包括我,都係唔想離開講廣東話嘅「母語」環境。但如果我哋都唔打算有下一代,未來嘅香港通用語言仲會唔會係廣東話?
呢本書嘅作者James Griffiths係多間媒體機構嘅亞洲特派記者,走訪過唔同國家進行實地報導,擅長做深度跨國議題,前作《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2019)係《環球郵報》年度選書,更獲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推薦。今次他就想問:「點解有啲語言成功發揚光大,有啲就淪為弱勢語言甚至步上滅絕?」
為咗搵出答案,作者分別揀咗威爾斯語(成功復興但有暗湧)、夏威夷語(非常危險但有轉機)、粵語(看似強大但相當危急),深入訪問同研究。有趣嘅係,其實佢自己嘅母語就係威語,同埋佢因為工作關係長居香港,所以都比較容易做到在地化嘅研究,睇落完全冇離地嘅感覺。
所謂「國語」政策就係以教育為名,利用統一語言強行同化國家嘅不同民族。語言多多少少會塑造一種文化印象,而有啲人就會利用呢種文化印象同民族印象扣連,試圖用「國語」抑制多元文化發展,甚至將所有民族同化。好比威語瀕臨滅絕嘅開端,就係由「藍皮書」開始,踩到威爾斯人污糟、懶、教育程度低、酗酒、男女關係混亂,試圖用英語取替佢哋嘅威爾斯文化。
華春瑩亦都講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係一個國家主權嘅象徵。」中國對藏語、內蒙語,甚至近期對粵語都冇大力貶抑,但係相對就加倍強調「普通話」教學,呼應書中所提及嘅「單向雙語主義」:推廣雙語背後,其實係將本身冇嘅地方都加埋「國語」,變相令少數民族語言更接近邊緣化嘅手段。
將以上應用返去香港嘅語境,因著「兩文三語」嘅政策,情況似乎更加複雜——大家會對路牌改成大陸字體甚至普通話拼音而反感,英文街名難睇咗等等,但點解冇人諗過變成粵拼?由大學專攻中國語言(粵語)開始,已經覺得香港人對母語嘅迷戀係好微妙嘅事。我哋成日話「廣東話博大精深」,但又好多時不求甚解——成日打錯字、有邊讀邊、連粵拼都唔係好識、會覺得打返書面話比較「文青」。
呢本唔係語言學專書,而係從三種語言嘅民族發展史,解釋點解佢哋會走向現今嘅局勢,同埋將來可能面對咩情況。威爾斯語篇由1830年代「利百加暴動」講到2018年復興成功;粵語篇都由1840年鴉片戰爭講到2021年國安法落實,中間有縱火、放炸彈嘅抗爭場口,請按接受程度服用。可能你會唔同意作者「捍衛語言所以抗爭」嘅觀點,但應該會同意「語言係非常好用嘅政治工具」呢一點,再睇返廣東話可能就冇咁純粹,或者視為理所當然。下一步,就係睇我哋會點樣守護呢種母語。
新年流流咁hardcore添,sor9ry!
====================
《請說「國語」: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左右身分認同、文化與強權的「統一」敘事》
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
譯者:王翎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