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一才鑼鼓
「才」為鑼鼓經之記譜用字,又用作「槌」字之簡寫;「一才鑼鼓」既是一鑼鼓點名稱,亦是戲班用語,有「開鑼」、連演多天之意,如「一才鑼鼓十日」,即連演十日。
一才鑼鼓成立於2012年香港,專攻戲曲音樂,致力以音樂會、說唱、劇場、即興等各種表演形式呈現戲曲之音樂感和戲劇感,傳統現代不拘。其首個劇場作品「俺,武松」(2017)以無唱唸之獨腳戲探索戲曲形體與音樂之極致。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香港微音樂是一才鑼鼓製作的網上項目,以戲曲音樂風格、曲式、劇情、動作等為藍本,創作過百首適用於戲曲的曲牌、前奏、間奏和鑼鼓點,集合成網上音樂庫,供大眾免費下載。這些作品均開放版權,貢獻公眾領域 (public domain),務使它們能如現存的傳統戲曲音樂一樣,供表演者和創作者自由改編、靈活使用。
樂譜集內容總覧:
1. 概念
2. 貢獻公眾領域聲明、版權指引
3. 樂譜備忘 (1):曲目種類介紹
4. 樂譜備忘 (2):節拍符號、板式與速度
5. 樂譜備忘 (3):鑼鼓經、工尺譜讀法說明
6. 圖表1-1:節拍符號
7. 圖表1-2:其他符號
8. 圖表2-1:京鑼鼓組合用譜字
9. 圖表2-2:高邊鑼 / 文鑼組合用譜字
10. 圖表2-3:掌板(板、鼓類)用譜字
11. 圖表3-1:工尺譜譜字
12. 圖表3-2:工尺譜之其他符號
13. 樂譜索引
14. 樂譜:作品編號1001-1070, 2001-2049, 3001-3028
內容簡介
木魚書曾是民間流行讀物,亦是南音、龍舟等傳統說唱曲藝之唱本。一才鑼鼓推出「講下嘢,唱下歌:南音有聲書」計劃,為大家選唱木魚書曲文,用南音演繹書中經典故事,希望各位讀者聽眾能享受南音聽、唱、讀、寫的多重樂趣。
全書八冊,包括:
第一冊:前言、木魚書的研究及選曲凡例
第二冊:《生祭李彥貴》之 〈彥貴賣水〉
第三冊:《仁貴征東》之〈開書大意〉、〈薛家來歷〉、〈虎降開聲〉
第四冊:《陳姑追舟》之〈嬌蓮綉花〉
第五冊:《梁山伯牡丹記》之〈馬俊告狀〉、〈閻王審判〉
第六冊:《狄青比武》
第七冊:《六姑回門》之〈吉日迎親〉
第八冊:《清新擇錦》之〈芸窗遇妖〉
隨書附送各曲演唱錄音光碟三張。
作者簡介
一才鑼鼓The Gong Strikes One
一才鑼鼓成立於 2012 年,專攻戲曲音樂,以音樂會、說唱、劇場、即興等各種表演形式呈現戲曲之音樂感和戲劇感。其首個劇場作品「俺,武松」(2017)以無唱唸之獨腳戲探索戲曲形體與音樂之極致。此後他們積極製作各類創作及研究項目,近年項目有:電台節目「戲曲輕音樂」(2020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節目)、說唱系列「在海底拾起銅鑼一面故事一樁說唱幾回」(2020;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以戲曲曲式與劇情為藍本創作而成之網上音樂庫「香港微音樂」(2021;香港藝術發展局「Arts Go Digital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支持)、互動劇場「學行」(2021;不貧窮藝術節 x 香港)、工尺譜研究計劃「工尺之間:香港早期樂譜研究與使用」(2022;由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等等。
詳細資料
ISBN:9789887630043
叢書系列:南音 / 表演藝術 / 非物質文化遺產
規格:盒裝8冊 / 附送CD / 13 x 17 cm / 普通級 / 黑白印刷 / 初版
出版地:香港
語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