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穿上人字拖,時緊時鬆,
一段夾縫中最真實堅韌的行走,
踏在時代、語言、記憶與情感的地景之上。
★收錄九歌年度散文入選作、獲林榮三文學獎、
台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多篇得獎作品★
★李欣倫、盛浩偉、張瑞芬專文推薦★
「人字拖撐起身體與生活的重磅,拖起一個自在的『人』。
風徐徐吹,足下啪噠啪噠,每一步都舒爽。」
——林佳樺
《穿上人字拖》以不遮掩腳趾、不附庸時尚的日常物件「人字拖」出發,描繪個體在各種不適中前行的姿態:要夾緊但不能太緊、要放鬆卻不能鬆脫。從說不出的童年、走不穩的青春、停不下的遷徙到擋不住衰老⋯⋯林佳樺以漫步者的姿態,記錄生活中那些不能選擇而只能前行的片刻,不刻意柔化傷口、渲染疼痛,而是溫柔真實地將路上的碎石與落花一一拾起。
全書以三輯「夾縫處」、「啪噠啪噠地行走」、「裸露的趾肉」漸進鋪陳,談及語言學習與口說障礙的記憶與陰影、城鄉遷徙的疲憊與選擇,以及隱匿於日常縫隙的親情傳遞。她將生活中看似瑣碎卻深具重量的碎片,於書頁間緊緊拼湊,寫下一位女性從女兒、教師到母親角色的換位思索。她的每一段行走不僅是地理位移,更是心靈的漂泊與重新定位。
輯一:夾縫處
/語言是人生暗礁,親情是一場咬字不清的練習/
以童年學語的顛簸作為敘事起點,時隱時現的口吃、失落的方言、母親的失語、雙語政策掙扎⋯⋯構築幾十年來費勁氣力走過的艱難經歷。在這座濕漉的島嶼前行,路上有時平緩無礙、步履矯健、有風助行,更常是顫顫巍巍、磕磕絆絆或深陷泥淖,那些說不出口、被禁錮的話語,化為最真實動容的文字,在夾縫處頑強生長。
輯二:啪噠啪噠地行走
/穿上人字拖,遷徙中踏出自己最真實動聽的節奏/
從故鄉出發,在城市、家鄉、職場、家庭間踩動步伐,行李箱的瘀傷、家教學生的沉默、鐵路通勤間的疲憊身影……每一場行走都牽動著身分與情感的變遷。人生的每一次移動與歇停,可能不優雅也不從容,也可能拖曳著病痛、毀壞與陰影,但啪噠啪噠地行走,終能長出足以負重遠行的腳掌。
輯三:裸露的趾肉
/衰老、裸露的身心,是記憶、情感與時間的容器/
當漂泊終結、行李落地,母職的疲憊、肉身的病痛與親人的衰老,逐漸滲入時光的每一處皺褶;這是一段從外在世界轉回內在世界、無法迴避的路程,也是女性書寫中最真實的肌理。從人字拖裸露的腳趾,帶出身體、記憶、情感的真實與脆弱,連結身體疾病、母女關係、語言受限與親情修復。
專文推薦
「捧讀《穿上人字拖》,隨作者流暢又細膩的敘述,我也卸下了多重身分的包袱,
悄悄為生命穿上隱形人字拖,啪噠啪噠行走在生命的明處與幽谷,勝景與廢墟。」
——李欣倫(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既有共時的琳琅,也有歷時的縱深。文中言及之事,無論喜悲,皆顯得飽滿立體,
圓潤可觀,彷彿透著瑩亮的珍珠。是了,珍珠——這是閱讀時強烈浮現於腦海的意象。」
——盛浩偉(作家)
「她筆下彷彿有寫不盡的有情之事,寫作猶如將一件件古玉掘出地表並珍之愛之。
有些散文讓你有『沒完沒了』的疲憊,讀《穿上人字拖》卻一路是『還有啥好玩』的期待。」
——張瑞芬(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數排列)
誠摯推薦
王盛弘(作家)
宇文正(作家)
阿盛(作家)
吳妮民(醫師/作家)
孫梓評(作家)
陳允元(作家、國北教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栩栩(作家)
蔡淇華(作家)
嚴忠政(詩人)
(依姓氏筆畫數排列)
=======================
// 一個女人在感情裡對自我的尋覓 //
// 對婚姻關係的經營,對不孕求子的奮力 //
// 卻打不倒想要去愛的渴望! //
守宮是壁虎,是庇護守家的隱喻,
她豢養守宮,也豢養祝願:
祝有願的女子,能唱出自由之歌。
★★本書收錄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中文學奬散文得獎作品
〈玫瑰與獸〉〈守宮〉〈量身〉★★
小時對媽媽說愛,換得一句「三八」,懵懵懂懂,不知該怎麼牽手;
婚前情人是躁鬱症患者,無疾而終的戀情滿是遺憾;
婚後在外省夫家與本省娘家找榫接,
才發現名為婚姻的大床上躺了六個人:夫妻、公婆、父母。
求子之路多崎嶇,中藥調身,西醫人工受孕,
經歷多次流產、不孕療程,終迎來新生兒。
但小兒子氣喘,大女兒脊椎側彎四十度,
育兒之路且慢且走,為母更堅強。
《守宮在唱歌》林佳樺以個人經驗,擴及一個女子在婚姻體制內的長征與跋涉。原生家庭對「愛」的原型學習、婚前戀愛史、婚姻經營奔波、職場對生孕的不友善、親子育兒等議題,由線及面慢慢鋪展,緩緩道出女人為了走上紅毯那一天所費盡的尋覓,以及從紅毯一端走下後,每一天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磨合,那是時而灰黯沮喪,時而鼓舞亮麗的心情。
「守宮代表安穩守家,俗稱壁虎,諧音『庇護、必福』。我誠懇地書寫如何想在家庭中得到平靜快樂卻一路跌撞,仍想守護家的心意。」林佳樺寫下的不僅是個人故事,也是某些擁有相似經歷的女人的生活、心境,她坦率不閃躲的筆,彷如從記憶藤蔓裡闢開一條新路徑,拋出一條繩索——你/妳並不孤單。奮戰是為了愛,也是為了守宮般庇護所愛。
■■本書架構
輯一|粉紅泡泡的裡與外
- 轟轟烈烈戀愛的少女時代
- 求學時母親對交往對象的監控、婚前情人躁鬱病症,女孩對感情的懵懂要花歲月來梳理。
輯二|由白紗換成家居服
- 婚姻這張床上躺著六個人
- 如何適應外省夫家?如何兼顧家庭與職場的衝撞?娘家婆家小家庭,每一處都是家。
輯三|聽著腹肚裡的海潮聲
- 流產、凍卵、不孕之身
- 體弱及醫生手術疏失,生完第一胎卻被宣判不孕,八年求子路,及生育在職場上的困境。
輯四|女力媽媽養成記
- 母親的肉身與鋼鐵不壞的心
- 成為人母後,彷徨該如何扮好母親角色,也回想自己年少對父母的頂撞,如今才知親恩。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吳曉樂|作家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凌明玉|作家
張瑞芬|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劉冠吟|作家・台灣文創品牌長
潘家欣|詩人
——歌唱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這並不是一本賣慘的書。佳樺的文字平心靜氣,娓娓道來,比苦楚敘說得更多的,是她把日子努力過下去的韌性,其間甚至摻雜些許幽默。帶著幾乎是溫柔與憐惜,佳樺注視她自己,也注視著別人的不幸。受苦沒有讓她堅硬,反是讓她柔軟。——袁瓊瓊(作家・編劇)專文推薦
林佳樺在文學路上前行的每一步,我都密切關注著。她對寫作的熱情與堅持,超乎尋常,令人刮目相看。她獨特的作品風格正在成形,可以說,她如今已經是個嚴格定義上的作家。——阿盛(作家)
佳樺的文字以素筆為美,尤其顯出散文的誠心。《守宮在唱歌》,是唱盡童年寂寞、女子身世、與生活百味的啾啾之鳴。——吳妮民(醫師.作家)
做為「寫作素人」,林佳樺屢屢創造驚奇,得獎與發表不斷。在情節調動的基礎中,給予散文核心,故事與細節並存、特性與通性俱在,為萬千女子平反,發抒她們的原有面目。——吳鈞堯(作家)
能把女人的處境寫進骨髓的痛與甜蜜,只有佳樺的《守宮在唱歌》。——李儀婷(小說家.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林佳樺是近年散文創作名家中,鏡頭語言使用得最好的一位。想學習寫作的朋友,你怎能不讀林佳樺?——蔡淇華(作家)
我讀到新時代裡的舊靈魂,斑駁有它倡議的植物學。一本書也是一幢老屋,裡面住著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認識的母親。——嚴忠政(第二天文創執行長.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