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為什麼相信文學有力量?:筆桿接力.創作發聲45選》
內容簡介
關懷土地與國家的書寫,勇敢且溫柔
45位創作者、45篇作品
專文導論+文學創作+深度報導
記錄這場自由書寫的嘉年華,也寫下台灣文學人對時代的回應。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學創作者集結,
讓台灣繼續成為,可以自由書寫的地方。
台灣文學花了三十年才治好戒嚴的內傷,
近十年更是元氣充滿到多元書寫、多點開花,甚至搏得世界注意。
入圍英國布克國際獎長名單、入選美國《圖書館雜誌》世界文學年度十大好書、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連續三個月位列德國排行榜 Top10……關於這座島的故事,陸續在國際舞台上備受肯定,讓世界看台灣。
這樣的文學,怎容許走回頭路?
「筆桿接力」是大罷免運動的一環,同時也是一場書寫的嘉年華。在千位創作者連署之後,數百名創作者執筆創作,活動發起三週內,在一個廣泛的大主題下,三百多篇作品被創作完成,且作品數仍在不斷增加。這是場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為什麼相信文學有力量》作為這場自由書寫運動的選集,在散文、詩、小說三大分類下,選錄了其中45位創作者、45篇作品,並且增加了對「筆桿接力」活動的深度報導、參與作者的個別專訪,以及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向切入的真摯導讀。
這是一本見證「創作如何成為行動」的紀錄書,更是台灣文學人對時代的回應。相信文學擁有力量,是因為相信在這塊土地上共同生活的我們,終將凝聚出共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關懷土地與國家的書寫,不是文學的侷限,而是走向世界的出發點。根植於山海的藝術,確實擁有強健有力的羽翼,能夠飛到千里之外,觸動更多人的心。
本書特色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作者介紹
筆桿接力作者群
(按姓氏筆畫排序)
Anonymous|潛行,低調,在前線觀望。希望一切都安好。
Cidal嚴毅昇|一九九三年生,阿美族名Cidal。曾獲原住民族文學獎新詩首獎,二○二四年出版首部詩集《在我身體裡的那座山 Talatokosay A Kapah》。
C南|台南人,座標台中的工程師。曾為師大噴泉詩社、臺大現代詩社社員。IG詩帳@dreamlife0607。
KURUMA|寫土地,寫BL,寫LGBTQ與多元的台灣。著有《時雨》、《暗光》、《鯨鯢》等作。
Lipara蓮蓮|脾氣很差的說書人,潛居在噗浪與方格子。
王離|編輯、平面設計、寫作者。著有詩集《編輯》、《遷徙家屋》,短篇小說集《時之一》。
石牧民|台灣文學研究者,台語文化工作者,和菓子製作者,黑膠唱片收藏家,用台語/文、華語/文、英語/文工作的人。
朱宥勳|專職寫作,著有《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等。
吳子雲|曾以筆名藤井樹出版多本著作。生於高雄,如果可以,也希望死於高雄。
宋尚緯|一九八九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創世紀詩社同仁,著有《無蜜的蜂群》等六本詩集,與《我還在這裡》等四本散文集。
巫時|巫師的巫,時間的時。曾出版詩集《厚嘴唇》。
李昀修|天上風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靠北。
李屏瑤|貓派。出版有《向光植物》《無眠》《死亡是個小會客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主持podcast《違章女生lalaLand》。
李靡靡|喜歡奇幻/科幻背景設定的BL小說家,逼不得已,偶爾寫實。
秀弘|秀策法律事務所所長,全國律師聯合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寫小說,也寫詩,著有《純粹理論》、《赤月紅蛾》等書。
東雨|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鬼。怕苦、怕難、怕死,卻穿上虎斑迷彩,簽了四年海軍陸戰隊。
林子維|二○○五年生,目前就讀清華大學。曾獲臺中文學獎、新北文學獎、月涵文學獎,作品散於各詩刊與雜誌;並以本名經營臉書粉絲專頁與Instagram。
林依儒|特寵鳥禽獸醫師,希望手術刀與筆桿能並存在生活裡的辣台妹。
林楷倫|魚販,作家。
柏森|一九九九年生,修讀哲學。現寫有評論、散文等,詩作各散,曾獲楊牧詩獎。著有詩集《原光》、《灰矮星》。
洪崇德|淡江大學中文碩士。然詩社、想像朋友成員,現返鄉作為中埔鄉青農。
風獅爺|戶籍在桃園市第一選區,喜歡寫小說勝過其他。生性害羞不擅言詞及行動,於是決定試著多寫一點字。
秦客|生於永和的山東與客家混血後代,在北台灣漂泊成長。因逃離義務教育,而形塑出天然卻非典型的本土認同。
崎雲|一九八八年生於台南,著有詩集《諸天的眼淚》、《無相》,散文集《說時間的謊》、《夢中通訊》。
曹馭博|出版詩集《我害怕屋瓦》、《夜的大赦》,短篇小說《愛是失守的煞車》。
異吐司想|漂泊英國唸博班的雜食心理學家,蔑視「專業歸專業,政治歸政治」的鬼話,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政治亦然。經營有臉書專頁「異吐司想ToastyThoughts」。
傅筱婷|諮商心理師。喜歡寫小說、煮飯、打毛線,蔥蒜辣椒香菜都可以,咖哩飯不拌。關注物質成癮、創傷等議題。
游詠慈|一九九六年降落台北盆地。畢業於松山家商廣設科、臺中科大商設系。現任職於卯時設計。喜歡寫作、有點喜歡辦展。
馮孟婕|臺大森林所畢。工作與創作皆環繞著鳥類。曾獲文化部青創獎勵、流浪者計畫,及國藝會補助。得過一些文學獎。
黃天豪|是臨床心理師,也是一位父親。深愛這座生長於斯的島嶼,也期待能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黃崇凱|雲林人。臺大歷史所畢業,著有《反重力》、《新寶島》、《文藝春秋》等小說。
黃鈺婷(小鴨)|嘉義人,生成背骨,攏選人少的彼條路。過去十冬攏咧舞環境佮社會運動,tsín用母語咧紀錄這片土地的傷痕。
黃麗群|著有散文《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我與貍奴不出門》,小說《海邊的房間》,採訪傳記《寂境:看見郭英聲》,主編《一○九年散文選》。現為《Fountain新活水》雜誌總編輯。
楊双子|小說家,百合迷,歷史宅,愛吃鬼,台中人,雙胞胎中的姊姊。近作《四維街一號》、《臺灣漫遊錄》。
楚影|信仰文字,有幾本著作。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獎。現為吉伊卡哇推廣大使。
鳳梨刀|總是緊張兮兮的外科醫生,把擔心和恐懼封印在字裡行間,繼續每天愛與勇氣的日常。
劉芷妤|台灣小說家,著有《樂土在上》、《女神自助餐》、《迷時回:無糖城市漫遊指南》等。
鄭聿|高雄鳥松人。東華創英所畢業。著有詩集《玩具鞘》(《玩具刀》新版)、《玻璃》、《普通快樂》。
戴翊峰|雲林人,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所畢,現為地方公務員,偶爾寫詩。
謝宜安|著有小說《可愛的仇人》《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非虛構《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合著《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謝金魚|歷史作家。致力於歷史普及的穿越者,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遊走,尋找最適合呈現歷史的方式。
謝瑜真|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台南人。著有短篇小說集《可能性之海》。
雙杺|得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優勝、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佳作,還在嘗試對自己誠實,盡量讓作品看起來真誠。
瀟湘神|奇幻、推理小說家,台灣妖怪研究者。
羅毓嘉|一九八五年生,宜蘭人。臺大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寫點詩,寫點散文。
黨傳翔|遊戲開發者,代表作為《浮士德的噩夢》。戶籍在桃園第四選區。
目錄
導讀|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蘇碩斌
導讀|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張亦絢
輯一|散文
.拉斯科洞窟的心理師|傅筱婷
.Kakacawan的星期六回收日|Cidal嚴毅昇
.火車是在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時停下的|風獅爺
.餘命|石牧民
.觸電|C南
.那是我的孩子,也可能是你的|黃天豪
.小羽,對不起,你是對的|吳子雲
.我有兩個爺爺,你也許也有類似的故事|秦客
.信從遙遠的未來|楚影
.擲筊|雙杺
.我在想我還能說什麼|黃麗群
.色彩詮釋權|游詠慈
.媽媽的生日|黃崇凱
.我在想,當你讀到這封信時,你身在何處?|謝金魚
輯二|詩
.寫字|鄭聿
.起風咒|崎雲
.二〇二四|洪崇德
.悖論|戴翊峰
.遺書|KURUMA
.有人不讓我玩一款遊戲|巫時
.美麗島|柏森
.羅智強|羅毓嘉
.餐肉|王離
.五星好縣長|曹馭博
.五色鳥|馮孟婕
.麻雀雖小|Lipara蓮蓮
.簽字的姿勢|林子維
.群象|宋尚緯
.志工日誌|黃鈺婷(小鴨)
輯三|小說
.寫功課|朱宥勳
.這不是推理故事|瀟湘神
.職業操守|李靡靡
.凍蒜|林依儒
.區|Anonymous
.沉默之後|秀弘
.鴿子|謝瑜真
.進香日|李屏瑤
.可樂|鳳梨刀
.拉票|黨傳翔
.細細寫好|林楷倫
.你要好好照顧身體|異吐司想
.可惜我不是你們這區的|謝宜安
.沒人知道阿公的房間裡住著一隻黑貓|李昀修
.芭樂|東雨
.食物戰爭|劉芷妤
輯四|專題報導
[連署聲明]
.「二○二五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臺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文/楊双子)
[專文報導]
.當文學寫下火與花——記「筆桿接力」文學行動(文/林欣誼)
[作家專訪]
.等待行動觸發更多行動——專訪小說家楊双子(文/陳怡靜)
.當文學成為武器——專訪小說家朱宥勳(文/陳怡靜)
.姓名即政治——專訪原青作家Cidal嚴毅昇(文/尹俞歡)
.歷史應該存在生活當中——專訪歷史作家謝金魚(文/鍾岳明)
.我是運動裡的放大器——專訪詩人羅毓嘉(文/鍾岳明)
.誰說小說沒有用——專訪BL小說家李靡靡(文/尹俞歡)
.如水流動——專訪律師作家秀弘(文/尹俞歡)
.我們要先有「以後」——專訪小說家劉芷妤(文/鍾岳明)
====================
「大罷免大啟蒙套組」
內容簡介 |
【套書首刷限量附贈:作家李喬親筆題字燙銀貼紙、書籤各兩款】
《為愛而罷:公民做主,反共不分藍綠!》
大罷免,是一場公民的進擊
是所有深深愛著臺灣的人
用民主制度守護臺灣
最後一哩路,
讓我們投下罷免這一票,做自己的主人!
首刷限量附贈:
作家李喬親筆題字書籤、支持罷免書衣海報
從二○二四年開始,在立法院享有多數優勢的國民黨與民眾黨團新一屆立委們,聯手推出了多項爭議的法案。比如以「國會改革」為名、實則無限上綱立委權力的國會擴權法案,以及不顧環境及預算的「花東交通三法」等,就已廣泛引起社會大眾的質疑與擔憂,最後甚至促成公民自主集結的廣大抗議示威「青鳥行動」。
然而,在青鳥行動後,藍白立委荒腔走板的行為不減反增,不僅一再提出內容極具爭議的法案如《憲訴法》、《選罷法》、《財劃法》修正案,更挾著優勢席位,不顧程序正義,強行通過法案。此外,在野黨聯手刪減二○二五年度總預算,更癱瘓了許多政府部門運作,也無故削弱全體國民應享有的福祉。與此同時,對岸中國共產黨對臺灣的野心只有增加,未曾稍減,文攻武嚇的力道節節升高。而在國內藍白兩黨的作為,更彷彿與國外的侵略野心應和,危及國安,置全體國民於風險之中。
是在這樣緊張的局勢裡,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才有辦法凝聚成形,才能號召這麼多公民志工上街投入。
國民黨與民眾黨指控這樣的公民自發行動是「大惡罷」,但是一個錯誤的認識。這麼多公民之所以願意投身,根本上是出於對人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臺灣,最濃最深的愛。因為有愛,所以才選擇民主制度以及《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
以非暴力的方式,導正當前錯誤的方向,守護我們身邊所有親愛的人。這不是惡罷,這是「為愛而罷」。
這本書,獻給所有願意為了臺灣挺身而出的公民,希望在第一時間記錄下這些努力的身影,也號召更多人的投入。
投下罷免的這一票,讓我們做自己的主人!
《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
因為相信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因為選擇願意承擔
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來自心底自我召喚的行動
沒有人叫他們站出來,但他們自己選擇不冷漠
他們選擇用行動證明信念仍然存在
他們不是英雄
大罷免運動真正令人動容的是一群人
他們選擇相信這片土地還值得守護
你無法對你深深關心過的事物轉身離去。當立法委員在兩秒鐘強行立法,當他們把法律當兒戲,動手把強化國家安全的國防預算砍在刀口上,無數志工一開始是因為憤怒才走上街頭。
他們看見荒謬、看見侮辱、看見謊言橫行,忍無可忍地站出來。但憤怒終究不能成為長跑的燃料。真正支撐他們長久堅持的,是一種從「激情」淬鍊為「情感」的力量。這種情感,是對價值的執著,是對土地的眷戀,是對未來的責任。
他們多數是從未站過街頭的政治素人、忙著送稚嫩幼兒上下學的年輕媽媽、經濟優渥內向退縮的女性、過去對政治冷感的人生勝利組、深藍家庭出生的政治小白兔、抱著正待治療的癌症身體、有自己小事業的中產階級、十一歲的小志工、退休的老師、等待一條安全回鄉路的海外臺灣人、深怕落人後地二話不說掏錢課金主……每一群人,各自不同,卻願意為了同一件事站出來。
他們開始寫文宣、宣講、舉辦說明會,不是為了要發洩,而是因為願意承擔。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自我召喚的自律行動,一種清醒的選擇。
從最初的情緒衝動,到深層的信念選擇,每一位志工走過的路,都像追求人生意義的內戰,實踐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承諾與自由。
有人質疑志工:「幹嘛這麼熱血?反正你也改變不了什麼。」
尊嚴不是權力的炫耀,而是在無人看見、沒有掌聲的時候,依然選擇堅持。
這些就是臺灣這個被世界刻意遺忘、看不見的國家,至今屹立、愈發堅強的底氣。
大罷免是一場反共護主權的公民接力賽。
這種愛,不是短暫劇烈燃燒的火焰,而是持續穩定閃耀的星光。
因為這種愛,在短短三個月內,一筆一畫一份份,集結了超過120萬份連署書——寫給臺灣的120+萬封情書,誓願為臺灣的未來一起守候的情深意切。
作者簡介 |
《為愛而罷:公民做主,反共不分藍綠!》
企劃/
一卷文化編輯部
一卷文化以藝術、歷史、地緣政治、國際關係為出版主軸,尤其關注還未被好好訴說的臺灣故事,也關注臺灣社會的當下與未來。
作者群/
曹興誠、沈伯洋、苗博雅、賴寇蒂、張博瑞、志工T. B.、廖聖恩、志工J、志工E. C.、志工蔔蔔媽媽、古碧玲、許美華、朱宥勳、李靡靡、楊力州、盧建彰、趙曉慧、楊憲宏、顧爾德、斯坦、周奕成等。
《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
主編
古碧玲
自許為字耕農與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喜歡獨處卻關注公眾事務的矛盾體,珍惜民主自由的行動者。既怕吵又過動,好美好奇好勝怕無聊,喜新戀舊。先後任職於政經媒體、網路、廣告、基金會等。
許美華
喜歡貓,討厭人。不是本名,是個人臉書帳號,從二〇二二年秋冬開始寫臉書。上世紀是財經媒體人,本世紀跨入半導體產業。十年前參與反紫光運動,在「奇遊團」擔任掃地僧;十年後投入大罷免,以課金平臺支援罷團,還是掃地僧。
大罷免運動志工
目錄 |
《為愛而罷:公民做主,反共不分藍綠!》
|輯一|
因為愛,所以挺身而出
為愛而罷——清除統一的思想毒素 ◎曹興誠
藍白結盟,無視民意強推惡法 唯有改變國會結構,臺灣才能遠離中國威脅 ◎沈伯洋
站在歷史十字路口 當國會濫權時,你選擇怎麼做? ◎苗博雅
中國有「三戰」,臺灣有什麼?——大罷免啟動民主韌性,立法才是最終防線 ◎賴寇蒂
|輯二|
護臺公民群像
【深度採訪報導】臺灣的關鍵保衛戰 關於「大罷免」行動的過去、現在、未來 ◎張博瑞
歐陸大罷免實況 重如泰山的一封封連署書 ◎T. B.
從影印機超人、迷因圖卡到美食辦桌,英愛罷團陸空戰法讓海外臺人動起來 ◎廖聖恩、志工J
身在關西,關心臺灣——日本罷團志工所感 ◎E. C.
星巴克裡的小小立牌與中風母親的簽名 我在東南亞收集罷免書的日子 ◎蔔蔔媽媽
永遠二十八歲的媽祖們——那些躍上第一線的女性志工 ◎古碧玲
超乎想像的公民運動網路串連 大罷免行動中,「許美華」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公民代號 ◎許美華
|輯三|
文化界自發行動
文學人可以成為更有能量的公民嗎——記「二○二五 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作家連署始末 ◎朱宥勳
從筆桿接力到走上街頭 ◎李靡靡
記錄國家此刻的驕傲與不堪 ◎楊力州
在我們的家,做家事 ◎盧建彰
附錄:Taiwan Action 劇照集
|輯四|
公民社會備忘錄
臺灣用大罷免向國際社會自證反共韌性 ◎趙曉慧
捍衛民主:「大罷免」是爭自由、超堅韌的反共大戰 ◎楊憲宏
「大罷免奇蹟」是臺灣公民運動新里程 ◎顧爾德
這場罷免,讓世界都看見 ◎斯坦
大罷免是歷史動力加速器 ◎周奕成
《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
緣起 志工都是狠人/許美華
推薦序 選擇在乎:在街頭與內心作戰的志工精神/李忠憲
一輩子最低聲下氣 卻是最驕傲的一段旅程/LED宣傳車帥卡募集者肯尼
這些平凡人,選擇不平凡地生活/文山退葆志工辛西亞
從「郝柏村是我同學」到成為琪琪/拔羅波發言人琪琪+王家軒
不知道你的本名,但我知道我可以完全地信任你/新店拔羅波志工艾爾與姐姐艾波+王家軒
心是我們的總部所在地/齊心斷翔團隊+劉芷妤
「港湖除銹特攻隊」十一歲小志工――睿睿/臺北港湖除銹團隊Amber
請把慣性失敗主義收起來/新竹科學園區志工媽媽Yushan
願下一站,通往幸福/新竹舉牌志工Lydia
也許自己還能再多做點事/新竹志工媽媽EVA
「It is my duty.」我們會把臺灣接起來的/竹一霸團志工詹武龍
為了能夠自由相愛結婚而罷/一位泛性戀的罷團志工914
反抗就是愛:一場在苗栗土地上的公民行動紀實/苗栗罷團志工Ami
小獸醫豁出去,動物診所變連署站/中二小獸醫Tina
我所經歷的一場奇幻民主之旅/南投罷團志工阿美
葉霸,不枉此生 花蓮罷傅的關鍵一扯/花蓮葉春蓮+林清盛
我們都在等,可以安心回家的那一天/加拿大山人教授、楓起來罷爆志工
來自亞利桑那鳳凰城的情書/美國AZ虱目魚小隊志工